top of page

序言

 

芝加哥,中国城。

 

生活在芝加哥的中国人,没有人不熟悉这里。走进中国城,你会看到招牌林立的中国餐馆、中国超市、中国歌厅、中国发廊……好不丰富,好不热闹,人流汹涌,吃喝玩乐,一派近郊山区小县城核心街道的生活景象。

 

但是等等——丰富归丰富,似乎还是少了点儿什么。餐饮娱乐,衣食住行,当然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可是难道,跟中国有关的想象就只有这些了吗?

 

在风车剧社,我们想,芝加哥的华人生活应该不止于此,中国给世界留下的印象也应该不止于此:这些最为直接的底层物质欲望,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原始快乐。

 

我们需要属于中国人的思想交流空间,我们需要属于中国人的有质量、有深度的文化生活。它们是精神上的中国餐馆和中国超市。

 

 

 

西方著名的哲学家那谁曾经说过:“人生而孤独。”

 

然而每个人究其一生都在抵抗孤独:我们渴望交流,渴望表达,渴望说出来,渴望被听到。对被关注的渴望从婴儿时期的每一声啼哭开始就牢牢地刻印在人类的身体里。

 

文艺并非只属于小众,它是植根于每个人身体里的表达欲望,以审美的形式展现出来。文学、电影、音乐、舞蹈等等,尽皆如此,彼此之间使用的语言和手法不同罢了。而戏剧乃是集其大成者。

 

彼得·布鲁克说:“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过这个空间,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戏剧可以综合各种艺术形式为其所用,最是自由。唯一的核心,是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受。

 

莎士比亚说:“我的言语高高飞起,我的思想滞留地下;没有思想的言语永远不会上升天界。”

 

在风车剧社,我们既不沉醉于故弄玄虚,也不执迷于取悦大众;驱动我们做戏的,仅仅是自己内心表达的欲望。这种感觉无端而强烈,借用《蝴蝶效应》里孟导的台词:“就像落水的人必须挣扎,就像石缝间的花朵张望阳光,就像笼子里的鸟儿幻想飞翔。”

 

这种冲动正如让-保罗·萨特所说:“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

 

我相信他会这么说的。

 

 

 

你是否也渴望过,在早出晚归的繁忙工作时间表之外,或是在教室宿舍两点一线的学校日常之上,发现一种不平凡的精神生活?

 

你是否也厌倦过,跟周围的中国朋友聊天时,话题总也绕不开车子、房子、孩子、票子,毕业、工作、身份、绿卡?

 

你是否也期待过,在异国他乡陌生的环境里,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煮酒放歌彻夜畅谈,与他们尽情分享你的奇思妙想与喜怒哀乐?

 

你是否也幻想过,把自己的一腔文艺热情和才华以及表达的欲望,通过一个靠谱的团队转化为精彩绝伦的创作,展现给尽可能多的人?

 

在风车剧社,我们都是一样。

 

异乡的夜,满目荒芜。那我们就种上点儿什么吧。

 

bottom of page